清云鉴 第412(1 / 3)
天色愈暗,领队的南冥观察过四周,叫停了队伍,转身踱马至了队列中间载人的那一辆马车旁,扣响了小窗。
“端木先生,再往前便入眼下被木比塔盘踞的西羌地界,一旦过界,难以预料木比塔会有什么动作,今晚不如先行扎营休整,明日再过界……我等也好全力应对。”
马车中端坐正中的白衣女子闻言,自然懂他言下之意,应声与他:“将军考虑周全,端木并无异议。”
南冥遂命队伍解鞍休整,就地扎营。
马车里,眼蒙黑纱的少年与易容成赫连绮之的璎璃两面相对,各坐于马车车厢侧面。少年人兽蛊之性,起初因距离过近展现出的攻击之意,被端木若华强行压制下来。一路相安无事。
璎璃有感马车停下,转目看向了一旁白衣白发之人。
她不便开口言语,便用手敲了敲自己坐于身下的长剑。
端木会意,宁声而语:“此行我师徒二人虽为取回被木比塔带走的麟霜剑,但救回盛宴公子更为重中之重,当年她原是为了探查枭儿与我之讯息真假,方冒险潜入羌营打探,致如今被虏西羌。且她与枭儿有结义之情,枭儿若……必也会想尽己全力、救她归家。”
两人的目光都不由落到了一侧无言的黑衣少年脸上。
他的脸被铁面罩住了大半,眼前更有黑纱遮挡,难窥其态。
但端坐之姿,与木讷之形、静默之声,仍旧同木偶傀儡一般,不似活人,毫无自主意识。
更不见半点恢复苏醒的迹象。
端木续道:“既为结义兄长,于中军凯旋回京之前,我理应陪他全此情义。且我心中亦十分期望能救盛宴公子安然归来。”回望于璎璃,端木若华道:“至于夺剑时机,届时可见机行事……是为次要。”
璎璃点了点头,心下明了。并未过于忧心。
只因不论是麟霜剑还是巫二小姐,此行筹谋万全,更有端木先生这样的顶尖高手随行助力,定能悉数顺利带回。
且玖璃紧随申屠烬之后,已入西羌境内与羌地所设惊云阁暗卫接头,应能带回更多木比塔军中的消息。
届时所知更多,所谋更全,便更多几分胜算。
入夜。
原野草深,山脚虫鸣,繁星点点缀于天际。不见月明。
随行于队伍中的南荣静倚靠在天雪身上,低头擦拭着手中之剑,听见马车那边传来声响,抬头向下马车的人看去。
黑衣铁面的少年静无声息地随行于白衣女子身后,亦步亦趋,护卫之态明显,从始至终不曾移目,更不曾转首。
端木若华行过南荣静与天雪身前时,微颔首与之示意过,便携身后少年四下行走探看起了四周。
她内息绵长,五识极敏,所探更广,可查安危。
未见异样。
转步欲归,又忽而止步。
眼蒙黑纱的少年亦随她止步,静立在了女子几步之外。
但虫蛊野兽之性敏锐,他亦已察觉到了远处而来的人息。母蛊护子之性立显,少年人全身都紧绷了起来。
直到女子拍了拍他的手,以示安抚。
端木若华嘱咐其静候,独自行至了此处山脚与原野交汇的暗荫处,望向了西南方向。
不多时,一人手执一物行近而来,出现在了此处夜色下的暗荫里。“端木先生,你我又见了。”
气息临近时,端木若华已然识出来人。眉间静滞,心下微微有些沉落,有不安之感。“九州公子。”
九州旭叹了一声,夜色彷徨摇曳在他脸上。“绮之可是身死了?”
目中一闪而过的怔色,端木若华亦叹声:“九州公子此言何意?”
“先生不必再相瞒……”九州旭垂目一瞬,长叹道:“早在他与我提出条件,要我于西羌各部落中,助木比塔的势力稳固十年之时……我便有些不好的预感了。”
九州旭转而抬眼看向面前眉目沉静的女子,觑得她目中深意,不无感慨:“否则以他智谋心计,若在木比塔身边,哪里需要我来相助其势力于西羌各部中稳固呢?”
端木若华回望面前之人,静声良久,仍未轻言。
“我不知他最后是寻了短见,还是出了什么意外……既存死意,想来归期已渺。所以才会与我提出这样的条件。”夜色中,九州旭明暗不定的目光直视面前白衣人:“故而大夏清云宗主,才会亲至此地,随行于一介送归‘质子’的队伍里,欲行大事吧?”
端木若华面色仍静。
见其仍旧不语,九州旭再道:“倘若木比塔得讯绮之身死,以他心性,夏羌必再起刀兵……我不知先生此行是为了取回这把师门古剑?还是携江湖高手深入西羌腹地行枭首之举,以溃羌兵而避夏羌新战?”
端木若华听得他所言,寂静沉远的目光慢慢落到了他手中所执之物上……
并未答其所问,而是宁声语之:“……此为麟霜剑?”
见得九州旭点头,端木若华平声道:“此剑
↑返回顶部↑